欢迎来到OAJRC平台!

为什么有必要将你的新冠论文开放获取?

更新时间:2021/07/09 来源: 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中心 作者: 管理员 浏览量: 14180 人


为什么有必要将你的新冠论文开放获取?

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相关人员被诊断为患了类似肺炎的疾病后仅仅10天,科学家们就公布了致病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全世界范围内任何想要研究这一病毒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免费获得这一珍贵数据,而这只是科学界发起此次空前规模合作的起点。各国科学家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展实验、分享数据、揭示病原体的秘密。开放获取——这一新的科研成果获取方式——在这一次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开放获取如何在全球公卫危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预印数据库每天会发布海量数据,相较其他研究领域,新冠病毒相关的预印本发布速度可以超前26天。随后,聚集在微博、Twitter等社交平台的人们开始解读分析这些数据,新冠论文预印本在tweet上的推送次数可高达1万次,而其他非疫情相关的预印本仅被推送1000多次。再加上媒体的竞相转载与广泛播报,人类的集体智慧被充分调动起来。然而,有些文章并未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Nature为应对新冠病毒专门建立了快速评审服务器,拥有ORCID ID的科学家在阅读medRxiv以及bioRxiv数据库中的预印本时可以提交评论。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在一篇新冠相关论文提交48小时内便将其发布了出来。发布在平台GISAID上的病毒序列由多位进化生物学家同时分析解读,并将他们研究得出的进化树发布在预印本和社交媒体上。科学界如此这般的努力不胜枚举。

与此同时,国内外各大学也向公众提供有关冠状病毒的免费在线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便跻身其中。这些课程可以为公众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保护自己免受侵害。

信息高速传播之下,如何保证数据信息可靠,研究证据充分

发表的研究若没有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如何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研究结果的证据支持又是否充分?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网站发布的信息可靠程度有着显著不同。以.com为域名的网站可靠度低,以.edu和.org为域名的网站上信息可靠性高。关于研究上的证据支持,有学者提出不同阶段需要不同证据标准。流行病通常有六个阶段:准备、监测、响应、治疗、恢复和学习。例如,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大流行病和各种干预措施的效力进行解释和评价,到了监测阶段,则需要基于早期迹象的描述性和预测性证据。

开放获取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

透明和开放是科学信息传播的至关重要的原则。打造一个开放及公平的科学研究环境是人类应对层出不穷的紧急事件,提出创新性的科学知识的基石和支柱。开放获取有多种优势:开放获取降低了科研人员获取最新知识及数据的成本,使得他们的知识储备库可以更快频率地更新。发表相关论文的研究人员的读者群也会变得更加庞大,对科学界乃至整个世界会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此外,跨学科交流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频繁,正迎合了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融合趋势。随着世界各国命运愈发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贫穷国家以及富裕国家之间的科学鸿沟对世界安全和健康也构成巨大威胁。所以开放获取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差距,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进步。

开放获取期刊和传统期刊的质量比较

科学研究的质量很难衡量。一般情况下,严格的同行评审可以帮助筛选出高质量的文章,评审人员可以为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提高论文的品质。所以,科研人员都更加信任有着严格评审机制的传统期刊。然而,衡量论文质量最常用的标准是引用数量,也可以转换成“影响因子”以衡量。而开放获取期刊因为更易获得以及更大的读者群反而有利于提升引用数量。有研究显示,虽然传统订阅型期刊平均引用率要高出约30%。但是,通过控制其他变量,包括特定学科、期刊成立年限以及出版商所在地点等,这种差距基本消失了。对于医学领域而言,开放获取期刊在过去十年文章引用率与订阅期刊不相上下。

每一篇新冠论文中都蕴藏着生的希望

新冠肺炎期间,新冠病毒相关论文不计其数。Nature统计称仅2020年1月份就有2万多篇论文被发表。这些文章是人类面对未知的巨大黑暗时燃起的点点星火,蕴藏着重生的希望。

2020年2月日本京都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发表在medRxiv预印本上的一篇文章建立了动力传播模型,分析了病毒的传播力和毒力,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和严重性进行估计。

凯撒家庭基金会发布的政策简报则让我们得以一窥不同种族人群面对新冠疫情时遭遇的健康及经济危机。这一话题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对于弱势群体的困境,人们普遍可以对其共情、感同身受、尽力纾困。

而中国科学院的一篇新冠论文提出康复者的血清可以有效治愈新冠肺炎患者。病愈康复的人员听闻这一研究,纷纷要求捐赠血浆。

这些研究示例展示出了开放获取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危机时的关键性作用。而新冠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也让科学界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在开放获取之上。




本文来源:搜狐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471715707_120147646